作者/獨立評論      文/翁士博近來康寧大學傳出有斯里蘭卡籍外籍生表示,原本是來台灣讀書,沒想到自己一下飛機就被帶往屠宰場、工廠血汗勞動,甚至薪資遭傳被中介人以「繳納學費」之名A走,引起立法院與各大媒體熱議。頗為遺憾地,這起外籍「學生工」遭剝削的爭議,至今各界討論整題而言更像是在「抓非法外勞」,而不是關心他們的「受教權益」與「勞動權益」。但實際上,正是這種排除他們權益的心態與環境,維繫了扭曲的教育和勞動實況。根據媒體報導,康寧大學透過「仲介」,在斯里蘭卡向高中職畢業生舉辦多場說明會,聲稱「只要付機票,就可到台灣免費讀大學,又可打工賺錢」,招來69位斯里蘭卡籍學生。然而,這群學生一下飛機後,沒被妥善安排至康寧就學;相反地,紛紛被送到屠宰場、工廠實地工作,約定領取22,000元的月薪。而到發薪時,又發現僅實拿6,000元至8,000元,中介人稱其餘得拿去繳納「學費」──然而,他們根本並未上課。學生後來去問學校,學校卻說沒收到,導致欠學校兩學期學費。此事經媒體披露後,引來各界強烈抨擊。大學透過「仲介」到海外哄騙招攬外籍生的風波浮上檯面,學生一下飛機被送去血汗勞動也啟人疑竇。但更多的質疑聲浪在於,這群外籍學生工來台目的,是否根本在於「非法打工」?部分媒體甚至用上了「假留學真打工,斯里蘭卡外籍生來台爽爽賺」的聳動標題。但仔細檢視就會發現,「假留學,真打工」的框架存有諸多盲點,未必合乎事實,反而掩蓋了問題的源頭,無助於改善這群「學生工」的處境。▎被欺騙與苛扣的斯里蘭卡學生工首先,在斯里蘭卡的「台灣留學招生說明會」,仲介發出的招生摺頁上明白寫著:「只要付機票與簽證費,100%免學費」(Just pay for air ticket and visa. Free course—100% free),並且載明「可領取4年的全額獎學金」。對於經濟困窘的學生來說,有到海外升學的機會,並且可以免去學費的壓力,自然是值得嘗試的選項之一。但來到台灣,面臨在他們眼前的,卻是送入工廠辛勤勞動,以及賺來的薪水卻大半被要拿去償付學費。這種剝削勞力、又沒授課的「免學費」,豈不是擺明的「詐騙廣告」?儘管康寧大學如今極力撇清,聲稱「自己也是被騙的受害者」。但康寧無法說明的是,這群學生們根本沒上到課,或者每週只上到一天課,學校憑什麼收取每學期5~6萬元(每月約12,000元)的全額學費?收來的錢也不用以招聘老師,那是拿去哪裡了?實際上,這不是斯里蘭卡學生才遭遇的狀況;大量的產學專班本地生、實習生,就是長期這樣「沒上課卻要繳全額學費」,慘遭學校剝削。有人質疑,斯里蘭卡學生們無論如何就是「非法超時打工」。但如果康寧按真實授課的學分數正常收費,每週上到一天課最多也才8學分,每學期頂多2萬元(每月4,000元),甚至根本沒授課不該收費。這樣他們不就可在每週20小時的工作時限內,領取1,2000元的月薪,扣掉學費一樣至少實領6,000~8,000元,不需要「非法超時打工」?究竟是誰讓他們無法正常求學和工讀?▎「學生工」被剝削掠奪,其實賺不到錢另外,有媒體報導稱:「據了解,這些斯里蘭卡學生在台南知名大廠打工,扣掉學費,其實比在他們國家賺的還要多至少10倍以上……,難怪會有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外籍生湧入康寧,藉此合法打工賺錢。」以此來質疑他們是一切知情後來台假留學。但這推論其實並不合乎事實。斯里蘭卡學生們到屠宰場從事血汗勞動,月入22,000元,扣掉(沒上課)的「學費」僅實領6,000元至8,000元。這些錢還要繳付在台的生活費用,結果恐怕是一毛不剩,還得自己掏錢買來回機票。如果來台的目的是「假留學,真打工」,而和求學毫無關聯。那麼這樣血汗勞動的結果他們其實什麼都沒賺到,更遑論「比在他們國家賺的還要多至少10倍以上」。而且根據國際統計數據,斯里蘭卡的平均薪資,其實每月已有約5,500-10,000元新台幣(約30,000~50,000斯里蘭卡幣)。雖然不算多,但也和來台灣能每月實領的6,000元至8,000元相仿。如果只為賺錢,何不留在家鄉更合乎經濟理性?實際上,每月實領「6,000元至8,000元」這樣的低薪,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工作所得接近,在亞洲當今已沒有吸引人們遠赴海外工作的吸引力。認為為此會有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外籍生湧入」,純屬有些夜郎自大的誤判事實,先入為主抹殺外籍生也期盼求取知識與學位的動機。▎教育部壓榨外籍生權益,才是問題源頭而事件發展至今,教育部被各界質疑時,都一再聲稱「將全面徹查」、「禁止透過仲介招生」、「凍結康寧招收外籍生」,展現「積極控管並且保障學生權益」的態度。但其實,教育部對外籍生受教權益與勞動權益的輕忽與壓榨,正是諸多問題的源頭。一方面,教育部授權各校可以自由訂定外籍生的學費,要調漲不需要經過主管機關「核准」,只要「備查」即可,開啟了浮濫收費的大門。這種幾乎不用授課,也仍可以全額收費的做法,在教育部的寬鬆認定裡形式上也沒有違規。另一方面,教育部允許各大學開設的「國際產學專班」當中,不但容許學生「每週入廠工作4天、在校上課2天」,而且還主動解釋入廠工作「是實習,不是工作」(參照教育部發行之「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」摺頁課程申請QA),使他們在工作期間根本不受法定工時與基本工資規範,發生職災也求助無門。諷刺的是,教育部過往一邊對媒體宣稱:「針對仲介東南亞學生來台打工,此舉就是剝削學生,這是絕對禁止的。」另一邊的實際作為卻廣開「國際產學專班」,把現實的「工作」說成是「實習」、「不是工作」,讓這群學生連基本勞動保障都沒有。試想,教育部都已經把外籍學生工的受教權益與勞動權益壓榨至此,對學校和廠商來說,豈有不好好「利用」的道理?這類外籍生招收進來,學校幾乎不須額外聘請師資開課,就能收取大把學費;送去廠商工作「實習」也不用受制於勞動法規,甚至教育部還祭出「每班招收超過30人,補助學校400萬」的特別補助![1] 換言之,學校大約每收一個國際產學專班學生,還能拿到10~13萬元的補助,加上每學期5~6萬元的學費收入,什麼也不做榨取到的錢,竟比學生血汗勞動實領的薪資還多。正是這種教育部打造的「制度環境」,讓學校平白能賺入學費與補助,廠商有血汗勞工可恣意剝削,也才自然衍生出找無良「仲介」四處詐騙分一杯羹,成為諸多問題的源頭。▎就學與打工,現實壓力下不可分說到底,對絕大多數的學生來說,不論是本籍或外籍,「求學」與「打工」,兩者都是生活中的期望,在現實壓力下也根本不可分。從馬來西亞來台就學,歷經多份打工,同時發起「境外生權益小組」的世新大學研究生黃康偉,曾投書媒體回應「假求學,真打工」的質疑:「實際上從來沒有『假求學』這回事,求學是真的,打工也是真的,活下去也是真的。」他也觀察到:「不止是外籍學生,連台灣學生都在高學費的痛苦下掙扎,被迫在血汗之中勞動。」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並不便宜。不只是求學得支出的學費、住宿費、生活費,光是得要「延後正式就業」一項,就讓學生和其家人們得承受不小的負擔。若沒有相對富裕的家庭可以倚靠,有誰能夠不同時工作或貸款來求學?「真求學,真打工」才是廣大普羅學生的真實樣貌。政府如果有能力,能夠提供由公共經費為主、盡力免除學費的高等教育,則最能排除各類經濟階級門檻,合乎普羅大眾福祉。若暫時還做不到,至少應當規劃出「結合大學教育和專業工讀的教育模式」,供有需要的學生習得專業知能,並且透過工讀償付學費與自身溫飽,如此對多數學生來說仍是福祉。最糟糕的則是把學生當搖錢樹,甚至是打造排除勞動保障的廉價奴工體制。這結果只是肥了坐收學費的大學高層、壓榨剝削勞力的廠商、配合演出的仲介,等到出了事情,再齊聲說「我們都不知情」、「我們都被騙了」。怪罪是他們自己要「假留學,真打工」,這不但有違事實,無助解決問題,甚至根本是在掩蓋問題,讓榨取利益的人們繼續藏身於後,荒謬壓迫的制度繼續橫行。而這一切,正是當今高等教育與勞動體制的現實縮影。[1] 依據教育部發布的〈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產學合作國際專班申請及審查作業要點〉第11點,「每專班實際招收外國學生人數為30人以上者,本部補助每專班實際開班費用之70%為原則,並以新臺幣400萬元為上限。」【延伸閱讀】反智、愛家、拚經濟:看見台灣最醜的風景※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 投稿去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ywihsq4370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